🎬 影片信息
- 导演:科拉莉·法尔雅
- 编剧:科拉莉·法尔雅
- 主演:黛米·摩尔(饰 Elisabeth Sparkle)、玛格丽特·库里(饰 Sue)、丹尼斯·奎德(饰 Harvey)、雨果·迭戈·加西亚(饰 Diego)
- 片长:141分钟
- 上映日期:2024年9月19日(美国)
- 制片国家:美国 / 英国 / 法国
- 类型:剧情 / 恐怖 / 科幻
- 别名:某種物質 (台湾) / 物質 (香港)
- IMDb:tt17526714,7.3/10(基于5.6万用户评分,截至2025年3月9日)
- 烂番茄评分:88%(专业评分)、79%(观众评分)
🔗 代码
(此处留空,可嵌入电影预告片或交互内容)
🔗 友链
(此处留空,可添加 IMDb、烂番茄或其他资源链接)
📝 剧情概述:分裂自我的血腥代价
过气明星 Elisabeth Sparkle(黛米·摩尔 饰)在50岁生日当天被制片人 Harvey(丹尼斯·奎德 饰)解雇,理由是她的年龄不再适合荧幕。绝望中,她通过黑市获得一种名为“The Substance”的神秘药物,能分裂出一个更年轻、更完美的自己——Sue(玛格丽特·库里 饰)。规则很简单:两人共享时间,各活一周。然而,Sue 的成功与放纵打破平衡,Elisabeth 的身体加速衰老,两人从共生走向敌对。当药物耗尽,Sue 试图独占生命,引发一场血腥而荒诞的自我毁灭。这部身体恐怖片以极端手法,探讨美貌、衰老与身份的代价。
🎥 科拉莉·法尔雅的身体恐怖镜头
- 分裂自我的视觉震撼
- 以 CGI 与化妆呈现 Elisabeth 与 Sue 的分裂,血肉撕裂触目惊心
- 鲜艳色调与畸形身体,营造荒诞而病态的美感
- 紧张节奏的动态演绎
- 通过快速剪辑与不安音效,展现两人争斗的心理与肉体冲突
- 高潮的血腥喷涌,放大恐怖与荒诞交织
- 社会讽刺的隐晦表达
- 镜头聚焦好莱坞的年龄歧视与完美执念
- 法尔雅用极端视觉,挑战观众对美的认知
🎭 演员光谱:分裂与疯狂的交响
- 黛米·摩尔的脆弱Elisabeth
- 黛米将 Elisabeth 的绝望与崩溃演绎得撕心裂肺
- 她在衰老中的裸露与挣扎,震撼人心
- 玛格丽特·库里的冷艳Sue
- 玛格丽特赋予 Sue 自信与残忍,点燃分裂火花
- 她的表演为年轻自我增添致命诱惑
- 配角群像的火力支援
- 丹尼斯·奎德(Harvey)以油腻助阵讽刺基调
- 雨果·迭戈·加西亚(Diego)用短暂出场铺垫神秘
- 群演的血浴场面,推高荒诞高潮
🎞 幕后彩蛋:身体恐怖的女性视角
- 灵感来源的现实隐喻
- 灵感来自好莱坞对女性的年龄歧视,融入科幻恐怖
- 致敬克罗南伯格的身体变形美学
- 戛纳首映的轰动效应
- 2024年戛纳电影节首映,获最佳编剧奖并引发热议
- 血腥场面让观众尖叫与离席并存
- 拍摄中的细节设计
- Sue 的诞生场景耗时数周,融合特效与实体模型
- Elisabeth 的衰老妆由顶级团队打造,真实可怖
🔥 争议与启示:美学与血腥的较量
- 血腥过度的争议
- 部分观众认为高潮的 gore 过于夸张,削弱叙事深度
- 影评批评结局失控,偏向 B 级片趣味
- 女性视角的赞誉
- 支持者称赞其对性别与年龄的犀利批判
- 被评“2024年最震撼的身体恐怖片”
- 自我与美的隐喻
- Elisabeth 与 Sue 的分裂,映射对完美的病态追求
💬 经典台词:分裂与毁灭的注解
- “你听说过更好的自己吗?试试这个。”
——宣传词的诱惑,点燃药物阴谋。 - “我们共享时间,一周对一周,公平吧?”
——Elisabeth 的自问,诉说规则崩塌。 - “我不想回去,我是更好的你。”
——Sue 的挑衅,揭示自我背叛。
📌 观影指南:谁该体验这场血肉狂想?
- 恐怖片爱好者:享受身体恐怖的极致视觉冲击。
- 社会议题观众:探索女性与衰老的深刻隐喻。
- 黛米·摩尔粉丝:见证她的惊艳回归与无畏表演。
- 期待轻松的观众:可能需适应其血腥基调。
⭐ 电影综合评分:分裂自我的恐怖巅峰
- 专业评价:烂番茄 88%,称其“大胆而令人不安”。
- 观众反馈:IMDb 7.3,表演与视觉获赞,结局两极。
- 票房表现:全球收入超4000万美元,小成本大回报。
🌟 结语
《某种物质》是一场融合剧情、恐怖与科幻的血肉狂想,科拉莉·法尔雅用141分钟将 Elisabeth 的分裂之旅搬上银幕。黛米·摩尔与玛格丽特·库里的双重演绎,搭配血腥特效与社会讽刺,让这部影片成为2024年恐怖片的耀眼新星。从药物的诱惑到自我的毁灭,它不仅是一部电影,更是对美与身份的残酷注脚。
“分裂成双,美代价血。”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